作者:舞蹈培訓 來源:www.ponycyclestore.com 發布時間:2021-05-11 閱讀量:62
什么是當代舞?
當代舞是中國獨有的一個舞種,在20世紀50年代后開始創作和表演,很多當代舞都是以平時生活中的故事做為主題,也會選擇一些非常生活化的動作。
當代舞在作品選材上鮮明地指向了中國人當代生活的感情狀態,對于中國戲曲舞蹈、芭蕾舞、西方現代舞中的舞蹈元素則采取了兼收并蓄的方式,進行吸收融合再出發,從而發展出新的風格。
比如獲第十一屆中國舞蹈“荷花獎”廣東歌舞劇院作品《與妻書》,將革命的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情感細膩,催人淚下;
獲第九屆中國舞蹈荷花獎當代舞組金獎的舞蹈作品《我等你》,編導以第一人稱編排,表現軍嫂在自己的愛人遠赴亞丁灣執行任務保衛“大家”的時候,一個人肩負起整個“小家”的感人故事;
舞蹈《活著1937》以1937年南京大屠殺為背景,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女性毅然扛起民族救亡的大旗與侵華日軍斗爭到底的故事,表現了中國女性堅貞不屈的剛烈意志;
王舸的《中國媽媽》通過一個特定人物“日本遺孤”的角度進行深挖,把“中國母親”的形象刻畫的偉大而又博愛;
舞蹈《老伴》《咱爸咱媽》《進城》等表現的內容貼近人們生活,比較樸實;《穿越》《士兵與槍》《走跑跳》《藍盔行動》等部隊題材的舞蹈,觀眾能直觀感受、理解,這些作品也屬于當代舞。
類似以上的當代舞蹈作品還有很多,小編就不一一列舉啦。當代舞很多時候因題材為百姓熟悉、貼近生活和通俗易懂而贏得了觀眾的陣陣熱烈掌聲。
什么是現代舞?
現代舞蹈是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在歐美興起的一種舞蹈流派,是反對古典芭蕾封閉僵化、脫離現實生活和單純追求技巧為前提所產生的文化現象,主張以合乎自然運動法則的舞蹈動作,自由地抒發人的真實情感。
現代舞的創始人——伊莎多拉·鄧肯
現代舞在編創時基本上是先有動作后有主題,現代舞也有很多流派,每種流派表現的內容、訓練的模式各不相同,比如瑪莎·葛蘭姆以“收縮與延展”為動作原理,主要思想是揭示人類內里的陰暗面,強調“內省”心理,她強調“舞蹈家以身體形象的表現自我,應剝開那些掩蓋人類行為的外衣,揭露出一個內在的人”;
瑪莎·葛蘭姆
多麗絲·韓福瑞技巧以“跌落與復原”為其動作原理,她認為這既包含著人類動作的全部范圍,又是一切戲劇性效果的根源;
多麗絲·韓福瑞
皮娜·鮑什的舞蹈劇場,融戲劇與舞蹈為一體,她說:“我感興趣的不是人們如何去動,而是人們為什么要動。”她的作品一貫對兩性關系有著深刻表現,也多次顯露出對“重復”這一形式的偏愛。
皮娜·鮑什
“日本舞踏”又稱“暗黑舞踏”,由大野一雄和土方巽在1959 年開創,舞蹈強調由內而外的動機,舞踏反映對人性最赤裸的追尋,舞踏家寄希望自己的身體能夠成為一種反叛的最強有力的手段。
“跳舞吧,只要心跳聲還繼續響著”——大野一雄
“舞踏就是拼命佇立的死體”——土方巽
《現代舞史大綱》書中有言:“現代舞是為了體現個體的,而且屬于人的真實的感情,并確信在表現自己的感覺經驗時,也揭示了某種基本的真理。”這大概是對現代舞最好的理解和詮釋了。
中國現代舞最早的引進源于1936年舞蹈家吳曉邦先生把現代舞從日本帶到中國,并稱之為“新舞蹈”,此后經過無數舞蹈藝術工作者們的不懈努力使得現代舞被廣大觀眾、舞者接受并流行發展。
目前國內比較著名的現代舞團有:
云門舞集
陶身體劇場
城市當代舞蹈團
廣東現代舞團
北京現代舞團
上海金星舞蹈團
北京雷動天下現代舞團
謝欣舞蹈劇場
傳統意義上的"美",并不是現代舞所追求的目標,從編排、語匯、氣息到技術技巧,現代舞自誕生以來一直在探索發現肢體的無限可能性。
韓舞、爵士舞、街舞、MTV舞蹈等娛樂化傾向較重的舞蹈不是現代舞,現代舞一般都有其創作動機,如對某些主題的思考、對美學概念的探索、對故事情節的描述等等,一般不會成為某個音樂或歌曲的附屬品。
綜上所述,關于當代舞和現代舞的區別就全部為大家介紹完了,希望這些內容能對現代舞培訓生有很大的幫助!如還有其它現代舞藝考方面的問題,可繼續關注本站了解更多!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