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舞蹈培訓 來源:www.ponycyclestore.com 發布時間:2022-04-13 閱讀量:180
中國舞能塑造優美形體。經過中國舞舞蹈訓練(如挺胸、抬頭、收腹)能使她們站得直,形體優美,且能糾正駝背、端肩等形體問題。那么,中國舞是什么類型舞蹈?
中國舞是一個舞系。它有兩個常見解釋,一個是大概念,作為我國舞蹈藝術中的一個大類,泛指我國不同于別國風格的舞蹈,包括了中國民族民間舞、中國現代舞和中國古典舞等,還有一個小概念,就是單指中國古典舞。這是在中國宮廷舞蹈、戲曲舞蹈和中國武術的基礎上,經過專業工作者提煉、整理、加工、創造,形成具有獨特的中國古典風格的舞蹈。中國舞包括民俗舞蹈、中國古典舞、中國民間舞等。
中國舞是中國各地區,或民族具有典范意義和獨特風格的傳統舞蹈。主要特征是:規范化的舞蹈技藝,嚴謹的訓練體系和相對穩定的美學法則。具有地區,國家或民族舞蹈的代表性,傳統性和典范性。它在形成過程中,吸取了本地區,國家,民族的風俗禮儀,宗教信仰,傳統審美趣味甚至哲學思想的影響。
小概念有兩種說法:
1、中國古典舞。這是很多國家沒有相似的舞種,最具中國特點;
2、有人習慣把中國舞中無法歸類到傳統舞蹈種類去的中國現代舞,叫作中國舞。
中國舞”的名字和由來
在早期,是沒有‘中國舞’這一叫法的,當然,這并不是說咱們跳的舞蹈就不是中國舞了。泱泱大國五千年,文化底蘊何其深厚,中國舞蹈的發展史在這里就不作詳述了,給大家聊一下‘中國舞’這一叫法的由來。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香港的殖民地政府決定大力支持本土藝術發展,在舞蹈方面請來英國著名學者皮特·比里森教授前來香港考察,并提出輔助香港本土舞蹈發展的可行之法。
作為專業的舞蹈團,城市當代和香港芭蕾舞團先后于1979年成立,比里森參觀了這兩個舞團之后,向當時的殖民地政府建言:香港已經有了一個現代舞團和一個芭蕾舞團,從比里森的觀點來看,現代舞和芭蕾舞都是來自西方,而這個城市九成以上是中國人,便應該有一個跳‘中國舞’的舞團。
于是,香港的專業舞蹈界便出現了三大門類:現代舞、芭蕾舞和“中國舞”。
城市當代舞蹈團跳的是現代舞、香港芭蕾舞團跳的是芭蕾舞,而1981年在殖民政府的運作下成立的香港舞蹈團,跳的便是‘中國舞’。
隨后于1984年成立的香港演藝學院舞蹈學院,學科的建設便跟隨專業舞團三分天下的格局,成立了現代舞系、芭蕾舞系和‘中國舞’系。
有意思的是,香港許多業余學習中國民族民間舞的年青人和他們的老師,也很快地跟隨殖民地政府的說法,改成自己跳的是‘中國舞’。
而八十年代也是中國內地初嘗改革開放的年代,許多社會上的變化沒有太過深思熟慮,便隨著外國人怎樣說,中國便怎樣來。‘中國舞’這一說法,便是其中一例。
在此之前,全國各地的舞蹈學校都跟隨前蘇聯藝術學科的規劃,只分成了:“民科”和“芭科”兩大門類,也就是民族舞和芭蕾舞,而民族舞再細分就可以分為中國古典舞和中國民族民間舞(也就是前面提到的“狹義中國舞”)。
根據資料顯示,在1980年之前,于五十年代創作的《魚美人》和《春江花月夜》,以及在六十年代創作的《白毛女》和《紅色娘子軍》,叫法上被稱為中國民族舞經典或中國芭蕾舞經典,而不是叫‘中國舞’經典。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